總量管制系統,除了以預算控管,逐年減少碳排放以外,另一個精神就是「碳交易」。
在這個交易的概念裡,企業能獲得的碳排放權是固定的,且每年減少,如果企業短期內 仍然達不到減量,需要更多的碳權,就必須跟別的有多餘碳權的企業購買。這個購買是出於政府法規規定的,企業「必須」要購買,否則會面臨鉅額罰金,因此 購買碳權的市場又稱為「強制性市場」(Mandatory Carbon Market) 碳權交易著名的例子,
歐盟在2015年開 始規範新車行駛碳排放標準,若是超標車廠就會面臨每公克95歐元的巨大罰鍰。而特斯拉因為自家做電動車,碳排放量遠低於標準,因此可以將「用不到的」碳權出售。在 2021年特斯拉碳權銷售收益達14.6億美元,佔年度總收益3%。以上所說都是「由上而下」的,政府立法規定企業應該怎樣做的遊戲規則。 但也有「由下而上」的減量運動,甚至衍生出的交易市場。
碳交易是溫室氣體排放權交易的統稱,在「京都協議書」要求減排的6種溫室氣體中,二氧化碳為最大宗,因此,溫室氣體排放權交易以每噸二氧化碳當量為計算單位。在排放總量控制的前提下,包括二氧化碳在內的溫室氣體排放權成為一種稀缺資源,從而具備了商品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