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交易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97年12月11日,當時在京都簽訂了《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及京都議定書,確立了市場機制解決溫室氣體減排的路徑,將二氧化碳排放權視為商品,形成碳交易。隨後,2011年中國開始在七個省市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2021年7月,中國碳市場啟動,成為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場,並開始將發電業納入其中。至2024年,生態環境部開始積極推動水泥、鋼鐵和電解鋁行業的碳交易計畫。
碳排放配額是國家允許的碳排放量,分配的初期主要是免費的,隨後會逐步引入有償分配。交易產品包括排放配額和國家核證自願減排量(CCER)。企業如果在規定期限內未使用完配額,可以將其出售;若超出分配的配額,則需在市場上購買。此外,企業也可通過購買核證的溫室氣體減量來清繳其碳排放配額。
鋼鐵業是中國主要的碳排放源之一,每年排放量達18億噸,佔中國總排放量的15%左右。將鋼鐵業納入碳交易市場將在短期內造成產量減少與成本增加。
降碳帶來的產量減少:鋼鐵業的碳排放主要來自於化石燃料燃燒、工業生產及電力使用等。根據中鋼協的目標,到2030年鋼鐵業的二氧化碳排放需減少15%。假設一企業的年產量為500萬噸,則需減少7.5萬噸的產量。
履約帶來的成本增加:
環保成本:企業需加速轉型,環保成本將顯著增加,據估算,500萬噸產能的企業其環保成本將增加約5億元人民幣。
碳權成本:如某鋼廠需購買3%的碳權,按照市場價格計算,年度購買成本約為2900萬元人民幣。
長短流程製程的優勢差異:長流程煉鋼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為1.9tCO2/噸,而短流程電爐的綜合排放量僅為0.45tCO2/噸,長遠來看,短流程鋼廠的成本優勢將逐漸顯現。
中國鋼鐵業中碳交易的成功案例,包含中國邯鋼的循環發電計畫通過回收生產過程中的高爐煤氣,實現年用電的36%,並獲得了顯著的經濟收益。中國濟鋼的CDM計畫則實現了二氧化碳減排的收益。中國寶鋼股份也通過碳排放權交易獲得了一定的收入。此外,中國首鋼股份也透過碳交易協議獲得了預期的獲利。
而鋼鐵企業的關注點在於碳權分配的彈性和碳交易價格的走勢。碳權分配的彈性方面,配額的分配方式將逐步從免費向有償過渡,地方政府在具體實施上擁有彈性,以考量經濟發展及市場需求。
碳交易價格的走勢方面,中國碳市場的價格表現穩定上揚,第三個履約週期的價格突破100元人民幣/噸,長期預期碳價將持續上漲。
總結,中國鋼鐵業納入碳交易市場短期內可能增加企業的履約成本,但長遠來看,這將推動鋼鐵企業採用更環保的製程技術,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加速淘汰落後產能。整個過程中,碳排放權交易作為市場調控機制的運用,將對鋼鐵業的綠色轉型與低碳冶金等相關產業發展起到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