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5日,中國生態環境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與國際環保機構綠色和平聯合發布了一份報告,題為《轉型金融助力高碳排產業綠色低碳轉型(鋼鐵篇)》。報告整理了中國鋼鐵業在低碳轉型過程中的現狀與問題,回顧了實施經驗及典型案例,並提出了改進政策的建議,旨在為其他領域和產業的轉型金融實踐提供參考。
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中國鋼鐵業積極推動轉型升級。通過產能置換、超低排放改造、能源效率提升及資源綜合利用等措施,鋼鐵行業正邁向綠色發展。截至2024年10月,已有159家鋼鐵企業完成或部分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和評估監測。從2014年到2023年,鋼鐵企業的平均綜合能耗下降了5.87%。此外,至少有22家企業開展了60項低碳技術的研發,為未來低碳轉型提供技術儲備。廢鋼鐵的回收利用也取得初步成效,年加工量達到1.7億噸。
儘管中國鋼鐵業在低碳轉型方面取得一定進展,但仍面臨挑戰。首先,鋼鐵業的能源結構仍以高碳化的高爐-轉爐長製程為主,限制了碳排放的進一步減少。其次,廢鋼回收利用體系尚未完善,無法滿足全廢鋼電爐的需求。此外,氫冶金等突破性低碳技術仍處於初期階段,短期內難以取代傳統技術實現大規模減排。
報告指出,鋼鐵業的低碳轉型需要轉型金融的支持。政府應完善轉型金融的政策標準體系,制定適應鋼鐵業的轉型金融標準,並根據技術進展及時調整政策。此外,地方政府可設立省級專項基金,為鋼鐵企業的低碳轉型提供資金支持。
金融機構也需創新低碳轉型的金融工具,例如轉型債券和轉型信貸,並將低碳轉型納入業務戰略,支持鋼鐵企業的綠色轉型,降低資金成本。這些金融工具的創新將幫助鋼鐵行業更快地實現低碳化,推動行業可持續發展。
鋼鐵企業在低碳轉型中也承擔著重要責任。企業應根據產業減碳路徑和自身情況,制定合理的低碳轉型目標,並加強節能降碳技術改造和綠色產品研發。大型鋼鐵企業應加大對突破性低碳技術的研發投入,積極融入全球轉型金融市場,為應對氣候變化作出貢獻。
報告強調,鋼鐵業的綠色低碳轉型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政府、金融機構和鋼鐵企業等多方合作。通過政策支持、金融創新和企業技術進步,中國鋼鐵業有望在低碳轉型的道路上取得突破,為全球氣候變化的應對貢獻力量。隨著轉型金融和技術創新不斷推進,鋼鐵業正逐步向綠色、可持續的方向發展,這不僅有助於改善環境,也將為中國實現「雙碳」目標作出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