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LSTART綠色鋼鐵計劃副主任Jon Gordon在3月27日星期四的網絡研討會上表示,汽車生產商可以通過增加對近零排放鋼鐵的需求並利用綠色鋼鐵技術來引領鋼鐵業的脫碳。
該研討會由專注於發展高效運輸解決方案的非營利組織CALSTART主辦,與會者包括綠色鐵與鋼材製造商Boston Metal、Electra及Stegra的代表。
Gordon指出,汽車產業高度依賴以初級煉鋼生產的鋼材,而此製程的碳排放量遠高於使用回收鋼材的次級煉鋼。目前,美國市場約30%鋼材來自初級煉鋼,而70%來自次級煉鋼。美國每年生產約2,000萬噸初級鋼材,CALSTART估算,為達綠色轉型目標,需建置8至12座綠色鋼鐵廠。
Gordon進一步指出,市場需求對鋼鐵業的投資決策影響重大。目前每生產1噸鋼材約排放1.5至3噸二氧化碳,若要推動鋼鐵業脫碳,必須實現零碳排放。潔淨鐵公司Electra策略主管Holger Koehler補充,鋼鐵產業的關鍵在於煉鐵過程的脫碳。
他表示,電弧爐煉鋼技術本身並不新穎,真正的創新在於100%氫氣直接還原鐵礦石,這需要整個產業鏈的合作與推動。Electra計畫於2030年在瑞典建置商業化綠色鋼鐵廠,並運用可再生能源與電化學技術,將低品位鐵礦提煉為高純度鐵鋼板。該公司目前已在美國科羅拉多州博爾德營運試驗工廠,進行技術驗證。
Stegra(前身為H2 Green Steel)與Boston Metal的代表皆強調,綠色鋼鐵市場的發展仰賴產業合作與穩固供應鏈。Stegra正在瑞典博登建設大型綠色鋼鐵廠,計畫利用綠氫與可再生電力生產近乎零排放的鋼材,預計2027年投產。
Boston Metal則計畫於2026年推出示範工廠,驗證熔融氧化物電解(MOE)技術的可擴展性。MOE技術無需傳統焦炭煉鋼、高爐還原或基礎氧氣轉爐精煉等工序,可望提供低碳鋼材的新解決方案。
在推動鋼鐵產業脫碳的進程中,Stegra商業金屬部門主管Michael Lovgren強調,與原始設備製造商(OEM)合作對於強化供應鏈與創造低碳鋼材需求至關重要。Boston Metal商業開發資深副總裁Adam Rauwerdink則表示,汽車產業及其他早期採用綠色鋼鐵的市場,能夠提供穩定需求,這對於鋼鐵業進行資本投資並推動產業轉型至關重要。他認為,當市場展現對綠色鋼鐵的實質需求,而非僅是短期熱潮,業者才會進一步投入研發與建設。
研討會與會者認為,中國與印度因擁有全球最大規模的鋼鐵產能,將成為全球鋼鐵脫碳的關鍵市場。根據世界經濟論壇數據,全球鋼鐵業年產量約19億噸,是主要溫室氣體排放來源之一。Rauwerdink指出,全球19億噸鋼材中,約11億噸來自中國與印度,因此這兩國將是業者優先關注的市場。目前全球高爐多數集中於中國,這使其成為脫碳轉型的核心地區。此外,印度的鋼鐵供應預計持續增長,未來幾十年間當地仍將建設大量煉鋼設施,顯示印度在全球鋼鐵脫碳過程中的影響力與日俱增。
Electra策略主管Holger Koehler補充,由於中國與印度的高爐相對年輕,這兩國的鋼鐵脫碳進程可能較為漫長。他表示,這些國家的高爐設備普遍較新,特別是印度的高爐機群,因此脫碳將是長期目標,而非短期內可迅速實現的轉變。2024年9月,塔塔鋼鐵剛於印度啟用該國最大高爐,顯示當地鋼鐵產能仍在擴張。
在亞洲市場方面,Lovgren認為,日本與南韓的綠色鋼鐵需求可望成長。然而,他也指出,這些國家的高爐機群同樣較年輕,顯示市場需求的特性與成熟度將有所不同,短期內可能無法大規模轉向低碳鋼材。整體而言,鋼鐵產業的綠色轉型需仰賴市場需求帶動,透過供應鏈合作與技術創新,才能實現長期減碳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