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鋼鐵協會總幹事Edwin Basson在本週二(5/7)於新加坡一項綠色鋼鐵論壇中指出,在鋼鐵產業面臨減碳挑戰的同時,「公平的競爭環境」是鋼鐵貿易保持公平競爭的關鍵。
外媒報導指出,國際鋼鐵協會目前正在討論二氧化碳排放量和減排量的統一測量、標準和品牌的共同原則,如品質平衡方法等,並在減碳中努力促成鋼鐵的公平交易。
國際鋼鐵協會意識到,減碳需要時間,但成本高昂,還需要能源等輔助,為產業帶來重大變革。Edwin Basson表示,儘管挑戰重重,樂觀地認為,在可預見的未來,將開始看到二氧化碳強度明顯降低的綜合路線範例。
Basson說,鋼鐵貿易一直是開放的,30%-40%的產量在區域性交易。因此,一個公平、開放的貿易體系是必要的。未來要保持需要一個以規則為基礎的貿易環境,確保不同國家的生產商之間有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
他補充指出,世貿組織必須成為這一進程的核心,目前各國正在努力制定新的貿易規則,如歐盟的CBAM,這些規則將考慮鋼鐵生產中碳排放,並還考慮碳成本和減碳的努力。
到2050年,全球鋼鐵產量將增長20-25%,達到24至26億噸,多數煉鋼國已承諾在2050實現淨零排放,全球鋼鐵產業也已設定到2050年減排50%的目標。
到2050年,有限的廢鋼和直接還原鐵原料供應只能維持約50%的預估全球鋼鐵產量。有鑒於鋼廠生產還是繼續依賴一貫化高爐生產,以滿足約50%的鋼鐵總需求,因此現有技術必須降低其二氧化碳強度。在亞洲包括中國、印度、日本、韓國和東盟仍將以高爐生產為主,但不少國家有意增加電爐取代高爐生產。就中國而言,未來10年,電爐在鋼鐵生產所占的比例將從目前的10%增至30%。
另外,他也指出,氫氣煉鋼的短缺也是鋼鐵產業面臨的另一個挑戰,此外氫的儲存和運輸也存在問題。Basson還指出,碳密集度較低的煉鋼需要額外的能源來替代煤炭作為能源載體,卻也可能造成延長電廠對煤炭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