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推進碳中和目標,綠鋼作為低碳排放的重要產品,正在成為市場關注焦點。然而,截至目前,綠鋼市場尚未形成公開價格,這嚴重影響了市場的進一步發展。
類似於電動汽車,綠鋼也是由政策驅動的產品,但電動汽車一開始就有明確價格,輔以政策補貼,成功促進了消費需求。相比之下,綠鋼市場缺乏公開報價,供應和需求未達到規模,導致綠鋼未能大批量交易,影響了其推廣。
綠鋼未能形成有效需求的原因主要在於供應端和價格透明度的問題。首先,低碳排放鋼產品的標準、資料、減排路徑等方面仍缺乏行業共識。此外,產品的數據卡片、碳排資訊的交付系統等也不夠完善,影響了下游用戶的信任和採購意願。
另一方面,即便綠鋼產品的標準逐漸完善,缺乏公開且可預測的價格,仍讓下游難以核算成本,進而推動產品的採購和製造。這種價格的缺失,使得潛在的市場需求難以釋放。
公開價格在綠鋼市場培育期至關重要。它不僅能體現市場對於綠鋼定義和溢價的共識,對於其他潛在客戶來說,更是一個風向標。下游企業可以根據公開的綠鋼價格計算採購成本並制定產品報價,從而刺激市場需求。同時,銀行在了解價格後,也可以更好地評估融資風險,推動綠鋼建設和供應鏈專案的貸款。
行業管理者同樣需要公開價格來確定補貼的基礎和規模,制定政府採購預算,以及完善綠鋼標準和促進政策。而對於鋼廠來說,公開價格能提升市場的關注度,促進詢價和需求增長,甚至可以憑此考慮遠期承購協議和銀行貸款。
綠鋼市場發展初期,雖然交易量可能不大,價格也可能偏高,但一旦有了價格信號,就有了方向和目標,從而有可能逐步培養市場需求。鋼廠應在市場培育期主動公佈低碳排放鋼的成交價格和交易資訊,通過實際業務案例來帶動更多市場需求,推動整個價值鏈的行動。
公開綠鋼價格不僅是市場需求的催化劑,更是整個產業鏈良性運作的關鍵。只有價格透明,綠鋼市場才能走向商業化,實現可持續發展。